让阳光照进每一个心灵角落——咸宁市第三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综述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2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5月19日至6月18日,由咸宁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主办的第三届咸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开展。活动以“阳光‘心’行动 守护伴成长”为主题,采取市县协调、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一个月来,通过“心”引领、“心”体验、“心”交流、“心”展示四大主题周,开展主题宣讲、团体辅导等活动2175场,吸引超40余万师生及家长参与,织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守护网络。

互动体验,解锁心灵密码

“OH卡牌让我发现,原来爸爸批评我时,他自己也很焦虑。”6月14日,在咸安区十六潭公园的心理集市上,学生石佳添在体验了心理投射游戏后说。

这是本届宣传月特别策划的“爱满父亲节 共筑成长梦”心理集市活动。集市共设置了学习挑战区、沟通合作区、情感联结区三大板块10余个互动游戏。来自各中小学校的超百个家庭在“糖果大轰炸”“情绪猜猜猜”等游戏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双向奔赴。

“深呼吸,放松,想象自己正站在阳光下的草地上……”中考前夕,通城县实验学校九(7)班的教室里,心理教师黎伟正带领学生们进行考前心理调节训练。沙盘游戏、呼吸放松、团体互动等趣味活动让教室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黎伟介绍说:“这种互动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抽象变具象,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更高。”

“以前考试前总是紧张得睡不着,现在学会了调节方法,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该班学生李雅琴说。

据悉,嘉鱼县第一小学、赤壁市华舟学校、崇阳县第一中学等学校也举办了心理健康游园会或心理集市活动,通过互动体验,提高趣味性和参与度。

通城县隽水初中、县城关中学等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重点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数据显示,本学期全县教师开展谈心谈话超过2万人次,入户走访千余次,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干预。

从心理活动课的欢声笑语,到心理咨询室的温馨对话,一张温暖的“心灵防护网”正在守护着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多元展示,传递成长温暖

“我承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绝不参与欺凌……”5月19日,市银桂学校的礼堂里,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情景剧《沉默的“她”》引发全场掌声。

6月18日,2025年咸宁市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举办,10部优秀剧目轮番上演。《阳光下的向日葵》《自由的边界》等作品不仅真实反映了当代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困惑,更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成长正能量。

“情景剧如种子般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温暖与力量,愿教育工作者以爱为光,照亮少年心灵之路。”参与此次活动的嘉鱼县第二小学教师邹淑芳表示,该活动不仅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更营造了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氛围。

在情景剧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各地纷纷创新形式,多维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嘉鱼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手抄报、绘画、征文等作品500余件让家长赞叹不已。

学生家长李微在参观完成果展后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看了他画的画和写的文章,才发现孩子内心有那么多细腻的想法。这些作品让我意识到,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用更合适的方式和他沟通。”

赤壁市开设“心”灵剧场,线上展播“心灵朗读者”“心理科普微视频”等16部系列心理剧,累计线上展播量达20余万次。

崇阳县开发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四步走》,纳入小学常规课表。

这份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灵,助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绽放光彩。

部门联动,筑牢心理防线

“阮老师,可以到我们学校讲一堂心理健康课吗?”在接到通山县通羊五小的“点单”需求后,通山一中的阮玉竹迅速“接单”。6月11日上午,阮玉竹为师生们带去了一堂聚焦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应对压力能力的专题讲座,16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聆听。

这是“百场辅导进百校(站)”活动中的一个。采取学校点单、文明办派单、心理健康专家或教师接单的模式,132名市、县两级专家库成员携《青春期情绪管理》《校园社交指南》等定制课程,走进咸安区永安中学、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崇阳县沙坪中学等102所校园,开展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120余场,推动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下沉服务学校及社区。

以第三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为契机,教育、团委、妇联、卫健、民政等有关部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小学校形成联动效应,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市教育局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家团队强化专业力量支持,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累计培训920余人次。

市卫健委组建心理健康知识巡讲专家团,针对教师、家长和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展校园巡讲11场,受益师生达2000余人。

市民政局开展儿童主任培训,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全覆盖培训全市1073名儿童主任。

线上渠道同步发力,全时段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市卫健委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求助热线458次,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守护网络。

“宣传月是起点,不是终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百场辅导进百校(站)”常态化,将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辐射学校、社区。

当阳光照进每一个心灵角落,咸宁正用全域化“心”行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铺满温暖底色。(咸宁日报记者 王苒宇

责任编辑:何霄

让阳光照进每一个心灵角落——咸宁市第三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综述

发表时间:2025-07-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5月19日至6月18日,由咸宁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主办的第三届咸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市开展。活动以“阳光‘心’行动 守护伴成长”为主题,采取市县协调、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一个月来,通过“心”引领、“心”体验、“心”交流、“心”展示四大主题周,开展主题宣讲、团体辅导等活动2175场,吸引超40余万师生及家长参与,织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守护网络。

互动体验,解锁心灵密码

“OH卡牌让我发现,原来爸爸批评我时,他自己也很焦虑。”6月14日,在咸安区十六潭公园的心理集市上,学生石佳添在体验了心理投射游戏后说。

这是本届宣传月特别策划的“爱满父亲节 共筑成长梦”心理集市活动。集市共设置了学习挑战区、沟通合作区、情感联结区三大板块10余个互动游戏。来自各中小学校的超百个家庭在“糖果大轰炸”“情绪猜猜猜”等游戏中,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双向奔赴。

“深呼吸,放松,想象自己正站在阳光下的草地上……”中考前夕,通城县实验学校九(7)班的教室里,心理教师黎伟正带领学生们进行考前心理调节训练。沙盘游戏、呼吸放松、团体互动等趣味活动让教室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黎伟介绍说:“这种互动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抽象变具象,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更高。”

“以前考试前总是紧张得睡不着,现在学会了调节方法,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该班学生李雅琴说。

据悉,嘉鱼县第一小学、赤壁市华舟学校、崇阳县第一中学等学校也举办了心理健康游园会或心理集市活动,通过互动体验,提高趣味性和参与度。

通城县隽水初中、县城关中学等学校还建立了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重点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数据显示,本学期全县教师开展谈心谈话超过2万人次,入户走访千余次,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干预。

从心理活动课的欢声笑语,到心理咨询室的温馨对话,一张温暖的“心灵防护网”正在守护着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多元展示,传递成长温暖

“我承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绝不参与欺凌……”5月19日,市银桂学校的礼堂里,学生自编自演的心理情景剧《沉默的“她”》引发全场掌声。

6月18日,2025年咸宁市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举办,10部优秀剧目轮番上演。《阳光下的向日葵》《自由的边界》等作品不仅真实反映了当代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困惑,更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成长正能量。

“情景剧如种子般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温暖与力量,愿教育工作者以爱为光,照亮少年心灵之路。”参与此次活动的嘉鱼县第二小学教师邹淑芳表示,该活动不仅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更营造了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氛围。

在情景剧活动的带动下,全市各地纷纷创新形式,多维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嘉鱼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手抄报、绘画、征文等作品500余件让家长赞叹不已。

学生家长李微在参观完成果展后激动地说:“以前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看了他画的画和写的文章,才发现孩子内心有那么多细腻的想法。这些作品让我意识到,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用更合适的方式和他沟通。”

赤壁市开设“心”灵剧场,线上展播“心灵朗读者”“心理科普微视频”等16部系列心理剧,累计线上展播量达20余万次。

崇阳县开发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四步走》,纳入小学常规课表。

这份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灵,助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绽放光彩。

部门联动,筑牢心理防线

“阮老师,可以到我们学校讲一堂心理健康课吗?”在接到通山县通羊五小的“点单”需求后,通山一中的阮玉竹迅速“接单”。6月11日上午,阮玉竹为师生们带去了一堂聚焦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应对压力能力的专题讲座,160余名师生齐聚一堂聆听。

这是“百场辅导进百校(站)”活动中的一个。采取学校点单、文明办派单、心理健康专家或教师接单的模式,132名市、县两级专家库成员携《青春期情绪管理》《校园社交指南》等定制课程,走进咸安区永安中学、赤壁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崇阳县沙坪中学等102所校园,开展团体辅导与个案咨询120余场,推动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下沉服务学校及社区。

以第三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为契机,教育、团委、妇联、卫健、民政等有关部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小学校形成联动效应,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市教育局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专家团队强化专业力量支持,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累计培训920余人次。

市卫健委组建心理健康知识巡讲专家团,针对教师、家长和不同学龄段学生开展校园巡讲11场,受益师生达2000余人。

市民政局开展儿童主任培训,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要求,全覆盖培训全市1073名儿童主任。

线上渠道同步发力,全时段呵护学生心理健康。市卫健委依托市精神卫生中心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接听求助热线458次,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守护网络。

“宣传月是起点,不是终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百场辅导进百校(站)”常态化,将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辐射学校、社区。

当阳光照进每一个心灵角落,咸宁正用全域化“心”行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铺满温暖底色。(咸宁日报记者 王苒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