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投湖北路桥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A-   A+
发表时间:2025年06月30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在建期间位居全世界斜拉桥跨径排名第12名。

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是国内桥梁建设第一例采用“削竹式”大跨径空间桁架主桥的工程。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表彰名单,联投湖北路桥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背后,是基建劲旅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争创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真实写照。成立70余年来,联投湖北路桥先后承建70多项国家、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遍布海内外;累计修建公路7000余公里,大型桥梁580余座,其中特大型桥梁近100座,长江大桥5座、汉江大桥17座;斩获“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中国交通企业100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00多项,多项施工技术处于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联投湖北路桥传承铁军精神,持之以恒逆势开拓市场。1月至5月,联投湖北路桥核心指标稳中有升,完成营收40.0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83.47%,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拓展量质双升,中标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53.59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131.48%;战略布局呈现“双优化”,既完善了以公路、桥隧业务为核心的“双核多极多支撑”业务体系,更构建起“省内深耕、省外拓展、海外探索”的立体化市场网络。

基建铁军精神愈战愈勇

“匠心”党建品牌铸就红色堡垒

去年6月28日,历经3年鏖战,由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G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正式通车。全长47.8公里的路程,平均海拔4000多米,包含了3条隧道、19座桥梁、130座涵洞,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标段,也是国道227全线“咽喉”所在,被列为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和关键技术工程。

为打通这条“绝壁天路”,路桥人克服当地“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冬天暴风雪、夏天穿棉袄”的恶劣自然环境,背着氧气罐上工地。在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哈朗桥段,因大型设备无法入场,近10公里线路,工人们只能绑着安全绳吊在半空中用小型机械在悬崖陡壁上缓慢掘进。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锻造坚韧!“湖北路桥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不平凡。”联投湖北路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新平说。湖北路桥起源于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成立的公路第一师三团,参建了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海口至榆林公路中线的建设,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和突击作用,后转业至交通部第二工程局四处,完成了江西南昌八一大桥改建工程,并担任工程建设主力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路桥积极投身湖北国省干线修建工程,为全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几乎承担了省内汉江流域60%以上的特大桥梁,2015年开始承接宜都、棋盘洲、武穴长江大桥,生产管理技术突飞猛进。”参加工作35年来,湖北路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红明对路桥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记忆犹新。

栉风沐雨、行稳致远,离不开党建引领、定向领航。联投湖北路桥,创新打造“1+3+N”党建品牌矩阵——以“匠心”主品牌为核心,先后成功推出“桥连隧通”“晟通担当”“红帆先锋”3个子品牌,促进党建与治理体系、生产经营、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发展。

铸魂强基,方能立心立行。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中,联投路桥党员先锋队攻克新旧路基拼接技术难题,成功荣获“2025年省级工人先锋号”;以“书记解难题”为抓手,瑞达公司党支部统筹资源,分类施策,巧妙破题,成功取得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资质和公路工程甲级资质。

坚持“科技创新 质量兴企”

推进湖北公路桥梁施工产业技术革新

在武穴长江大桥项目中,联投湖北路桥自主研发的复杂岩层水域复合式异形围堰关键技术,与其它同类型围堰相比用钢量减少25%至35%;

在鄂咸高速项目就地取材,研究出安山岩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打造出省内首座波形钢腹板桥——长港特大桥;

开发研制桥梁外观智能检测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预制梁体外观质量缺陷的智能识别及评价,提高了梁体检测覆盖面及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我们坚持走‘科技创新 质量兴企’之路,围绕智慧、高性能、绿色低碳等开展科研创新,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高地。”联投湖北路桥副总工程师兼科学技术质量部部长殷源介绍,近年来,湖北路桥聚焦攻克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悬臂法施工、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膨胀土边坡处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湖北北段项目是湖北省内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其中,由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1标段起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九里关,终点为大悟县城区,改扩建路线全长31.88公里。

项目以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联投湖北路桥创新使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运用智慧梁场生产线、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通过科学施工配比,将磷石膏应用到路面基层中,实现磷石膏变废为宝。”殷源介绍,该项应用在湖北高速改扩建中尚属首例。

2016年以来,联投湖北路桥不断夯实研发平台建设基础,成功创建“湖北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旷新辉创新工作室”“殷源创新工作室”“公路桥梁建造与维护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2022年,湖北路桥专家科创站揭牌成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恭义入驻科创站,进一步提升了工程设计、施工整体水平。

截至去年底,联投湖北路桥累计承担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重大科技研发项目15项,获得授权专利240项,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41项,获得省部级工法6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23项。

梯队培育激活源头活水

塑造环境友好型施工企业

近日,联投湖北路桥两项群众性创新成果《一种大跨径桥梁钢梁吊装及顶推钢平台结构》《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头采用PVC套管封锚》成功入围中华全国总工会2025年“五小创新”成果全国前500名。

联投湖北路桥高度重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和职工“五小”创新创效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劳动竞赛等活动,多维度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

为了实现梯队培育激活源头活水,湖北路桥首创“潜石—基石—柱石”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深化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建设,年均开展各类培训140余次,直接受益员工达4627人次。

不仅素质过硬,在关键时刻,联投路桥人更是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铁军精神诠释新时代国企的使命担当。

联投路桥人圆满完成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改造,助力湖北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顺利完成十堰市茅箭区七里沟山体滑坡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收获当地好评;2023年底至2024年初极端冰雪天气,以最快速度抢通道路,顺利完成破冰除雪任务。

勇担社会责任、兑现国企承诺,联投湖北路桥还积极践行“双碳”目标,擘画“绿色路桥”新图景,塑造环境友好型施工企业。

通山县九宫山中线旅游公路是联投湖北路桥承接的第一个旅游公路设计项目,路线全长7.653公里,其中约40%路段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为严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设计团队详细记录每一处生态关键敏感区,将新增占地控制在2.319公顷;同时坚决不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土、弃土弃渣及砂石料场,守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受侵扰。

从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联投湖北路桥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视质量为生命,推进数字化、信息化与桥梁建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极目新闻通讯员 郭琳达 曾婷 罗珺)

责任编辑:何霄

联投湖北路桥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发表时间:2025-06-30 来源:湖北文明网

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在建期间位居全世界斜拉桥跨径排名第12名。

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是国内桥梁建设第一例采用“削竹式”大跨径空间桁架主桥的工程。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表彰名单,联投湖北路桥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这份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背后,是基建劲旅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争创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真实写照。成立70余年来,联投湖北路桥先后承建70多项国家、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遍布海内外;累计修建公路7000余公里,大型桥梁580余座,其中特大型桥梁近100座,长江大桥5座、汉江大桥17座;斩获“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中国交通企业100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00多项,多项施工技术处于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联投湖北路桥传承铁军精神,持之以恒逆势开拓市场。1月至5月,联投湖北路桥核心指标稳中有升,完成营收40.0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83.47%,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拓展量质双升,中标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53.59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131.48%;战略布局呈现“双优化”,既完善了以公路、桥隧业务为核心的“双核多极多支撑”业务体系,更构建起“省内深耕、省外拓展、海外探索”的立体化市场网络。

基建铁军精神愈战愈勇

“匠心”党建品牌铸就红色堡垒

去年6月28日,历经3年鏖战,由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G227线麦日(甘凉界)至巴亨垭口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正式通车。全长47.8公里的路程,平均海拔4000多米,包含了3条隧道、19座桥梁、130座涵洞,是地质条件最为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标段,也是国道227全线“咽喉”所在,被列为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和关键技术工程。

为打通这条“绝壁天路”,路桥人克服当地“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冬天暴风雪、夏天穿棉袄”的恶劣自然环境,背着氧气罐上工地。在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哈朗桥段,因大型设备无法入场,近10公里线路,工人们只能绑着安全绳吊在半空中用小型机械在悬崖陡壁上缓慢掘进。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锻造坚韧!“湖北路桥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不平凡。”联投湖北路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新平说。湖北路桥起源于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成立的公路第一师三团,参建了荆江分洪第一期主体工程、海口至榆林公路中线的建设,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和突击作用,后转业至交通部第二工程局四处,完成了江西南昌八一大桥改建工程,并担任工程建设主力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路桥积极投身湖北国省干线修建工程,为全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几乎承担了省内汉江流域60%以上的特大桥梁,2015年开始承接宜都、棋盘洲、武穴长江大桥,生产管理技术突飞猛进。”参加工作35年来,湖北路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红明对路桥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记忆犹新。

栉风沐雨、行稳致远,离不开党建引领、定向领航。联投湖北路桥,创新打造“1+3+N”党建品牌矩阵——以“匠心”主品牌为核心,先后成功推出“桥连隧通”“晟通担当”“红帆先锋”3个子品牌,促进党建与治理体系、生产经营、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发展。

铸魂强基,方能立心立行。在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中,联投路桥党员先锋队攻克新旧路基拼接技术难题,成功荣获“2025年省级工人先锋号”;以“书记解难题”为抓手,瑞达公司党支部统筹资源,分类施策,巧妙破题,成功取得桥梁隧道工程专项资质和公路工程甲级资质。

坚持“科技创新 质量兴企”

推进湖北公路桥梁施工产业技术革新

在武穴长江大桥项目中,联投湖北路桥自主研发的复杂岩层水域复合式异形围堰关键技术,与其它同类型围堰相比用钢量减少25%至35%;

在鄂咸高速项目就地取材,研究出安山岩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打造出省内首座波形钢腹板桥——长港特大桥;

开发研制桥梁外观智能检测系统,利用AI技术实现预制梁体外观质量缺陷的智能识别及评价,提高了梁体检测覆盖面及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我们坚持走‘科技创新 质量兴企’之路,围绕智慧、高性能、绿色低碳等开展科研创新,打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高地。”联投湖北路桥副总工程师兼科学技术质量部部长殷源介绍,近年来,湖北路桥聚焦攻克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悬臂法施工、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膨胀土边坡处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湖北北段项目是湖北省内工程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的单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其中,由联投湖北路桥承建的1标段起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九里关,终点为大悟县城区,改扩建路线全长31.88公里。

项目以智慧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联投湖北路桥创新使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运用智慧梁场生产线、智能焊接机器人等,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通过科学施工配比,将磷石膏应用到路面基层中,实现磷石膏变废为宝。”殷源介绍,该项应用在湖北高速改扩建中尚属首例。

2016年以来,联投湖北路桥不断夯实研发平台建设基础,成功创建“湖北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旷新辉创新工作室”“殷源创新工作室”“公路桥梁建造与维护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2022年,湖北路桥专家科创站揭牌成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恭义入驻科创站,进一步提升了工程设计、施工整体水平。

截至去年底,联投湖北路桥累计承担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重大科技研发项目15项,获得授权专利240项,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41项,获得省部级工法6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荣誉23项。

梯队培育激活源头活水

塑造环境友好型施工企业

近日,联投湖北路桥两项群众性创新成果《一种大跨径桥梁钢梁吊装及顶推钢平台结构》《预应力筋张拉后锚头采用PVC套管封锚》成功入围中华全国总工会2025年“五小创新”成果全国前500名。

联投湖北路桥高度重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和职工“五小”创新创效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劳动竞赛等活动,多维度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

为了实现梯队培育激活源头活水,湖北路桥首创“潜石—基石—柱石”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深化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员工建设,年均开展各类培训140余次,直接受益员工达4627人次。

不仅素质过硬,在关键时刻,联投路桥人更是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铁军精神诠释新时代国企的使命担当。

联投路桥人圆满完成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改造,助力湖北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顺利完成十堰市茅箭区七里沟山体滑坡应急抢险工程施工,收获当地好评;2023年底至2024年初极端冰雪天气,以最快速度抢通道路,顺利完成破冰除雪任务。

勇担社会责任、兑现国企承诺,联投湖北路桥还积极践行“双碳”目标,擘画“绿色路桥”新图景,塑造环境友好型施工企业。

通山县九宫山中线旅游公路是联投湖北路桥承接的第一个旅游公路设计项目,路线全长7.653公里,其中约40%路段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为严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设计团队详细记录每一处生态关键敏感区,将新增占地控制在2.319公顷;同时坚决不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土、弃土弃渣及砂石料场,守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受侵扰。

从硝烟四起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联投湖北路桥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视质量为生命,推进数字化、信息化与桥梁建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极目新闻通讯员 郭琳达 曾婷 罗珺)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