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师生“抢”课 外校学生社区居民蹭课 非遗种子在纺大开出时尚之花

A-   A+
发表时间:2024年12月26日    来源:湖北文明网

用英山缠花制作的胸针装饰。

挎包上的阳新布贴。

12月23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简称纺大非遗中心)内,在阳新布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红指导下,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社团学生戴雨杨穿针引线,完成阳新布贴《莲生贵子图》最后的刺绣部分。与传统大红大绿的布面不同,戴雨杨采用手工扎染面料做布贴,色彩饱和度低,传统纹样也因此增添了时尚和轻快。

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社团的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汉绣兴趣班,由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建,每周末邀请非遗传承人义务传授非遗技艺,成立10多年来,传授的技艺除了汉绣外,还增加了阳新布贴、土家织锦、英山缠花等,已发展为有400余名在校师生加入的校园社团。

纺大非遗中心主任叶洪光介绍,将汉绣技艺用于服装设计是不少学生加入兴趣班的初衷和动力,“学校设计类学生集中,但时尚的源头在欧美,学生们如果能在服装设计中融合本土文化,不照搬西方,作品会很有生命力”。

由于报名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2015年前后,兴趣班发展为学校的公选课《汉绣艺术》,32个课时2个学分,包含汉绣的理论、历史、传承保护以及体验类课程,学生们都是零基础,从绷绣花绷子开始学起,再学习平绣、锁绣等技法,结课作业是完成一个汉绣产品,可以是衣服、茶杯垫、香囊、挎包、枕套等。

无论是兴趣班还是公选课,非遗技艺的课堂对全校师生开放,学生最开始以服装设计类学生为主,后来课堂信息“走漏”,和纺大相邻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学生慕名旁听,纺大社区的居民自备针线前来学习,50人的班级最多的时候容纳了130多人,将3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挤得满满当当,叶洪光回忆:“不夸张地说,连走廊上都是人。”

为什么不对课堂人数进行限制?“传承人和从事非遗研究的老师们都希望‘活化’非遗,‘活化’的方法就是让汉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用于装饰画,还要成为生活日用品,更多人了解、制作、使用,技艺才能得到传承和发扬。”叶洪光说,学员们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用汉绣技法绣出卡通人物,老师们也都接受。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院校,借由培训活动,非遗传承人们相聚交流,周红就是其中之一。交流中,她开阔了视野,还学习了汉绣、缠花等技艺。去年,周红从阳新县文化馆退休,叶洪光邀请她常驻纺大校园,为学生们传授阳新布贴技艺。

学生们也会好奇:布贴不就是把一块布贴在另一块布上,有何特别之处?周红拿起挎包,将包面上的阳新布贴展示给学生们看:“每个花样叠加粘贴,薄的部位布有三层,厚的就有七八层,整个图案有浅浮雕的效果,每个花样布的反面都粘有底衬,然后沿底衬边缘翻转复边,最后沿花样的边缘进行钉线绣,包包磨烂了,布贴还是完好的,非常扎实耐用!”

上周,加纳共和国留学生彭娜找到周红,表示要学习阳新布贴。教学时,研究生戴雨杨有时会充当翻译,师生也可以通过翻译软件和操作演示来交流。

“看到新鲜血液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我感到很欣慰。”周红说,非遗不应该是稀有的,新鲜力量加入进来,把传统文化和时尚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非遗作品,就是最好的传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责任编辑:王炯

全校师生“抢”课 外校学生社区居民蹭课 非遗种子在纺大开出时尚之花

发表时间:2024-12-26 来源:湖北文明网

用英山缠花制作的胸针装饰。

挎包上的阳新布贴。

12月23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简称纺大非遗中心)内,在阳新布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红指导下,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社团学生戴雨杨穿针引线,完成阳新布贴《莲生贵子图》最后的刺绣部分。与传统大红大绿的布面不同,戴雨杨采用手工扎染面料做布贴,色彩饱和度低,传统纹样也因此增添了时尚和轻快。

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社团的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汉绣兴趣班,由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建,每周末邀请非遗传承人义务传授非遗技艺,成立10多年来,传授的技艺除了汉绣外,还增加了阳新布贴、土家织锦、英山缠花等,已发展为有400余名在校师生加入的校园社团。

纺大非遗中心主任叶洪光介绍,将汉绣技艺用于服装设计是不少学生加入兴趣班的初衷和动力,“学校设计类学生集中,但时尚的源头在欧美,学生们如果能在服装设计中融合本土文化,不照搬西方,作品会很有生命力”。

由于报名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2015年前后,兴趣班发展为学校的公选课《汉绣艺术》,32个课时2个学分,包含汉绣的理论、历史、传承保护以及体验类课程,学生们都是零基础,从绷绣花绷子开始学起,再学习平绣、锁绣等技法,结课作业是完成一个汉绣产品,可以是衣服、茶杯垫、香囊、挎包、枕套等。

无论是兴趣班还是公选课,非遗技艺的课堂对全校师生开放,学生最开始以服装设计类学生为主,后来课堂信息“走漏”,和纺大相邻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的学生慕名旁听,纺大社区的居民自备针线前来学习,50人的班级最多的时候容纳了130多人,将3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挤得满满当当,叶洪光回忆:“不夸张地说,连走廊上都是人。”

为什么不对课堂人数进行限制?“传承人和从事非遗研究的老师们都希望‘活化’非遗,‘活化’的方法就是让汉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用于装饰画,还要成为生活日用品,更多人了解、制作、使用,技艺才能得到传承和发扬。”叶洪光说,学员们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用汉绣技法绣出卡通人物,老师们也都接受。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院校,借由培训活动,非遗传承人们相聚交流,周红就是其中之一。交流中,她开阔了视野,还学习了汉绣、缠花等技艺。去年,周红从阳新县文化馆退休,叶洪光邀请她常驻纺大校园,为学生们传授阳新布贴技艺。

学生们也会好奇:布贴不就是把一块布贴在另一块布上,有何特别之处?周红拿起挎包,将包面上的阳新布贴展示给学生们看:“每个花样叠加粘贴,薄的部位布有三层,厚的就有七八层,整个图案有浅浮雕的效果,每个花样布的反面都粘有底衬,然后沿底衬边缘翻转复边,最后沿花样的边缘进行钉线绣,包包磨烂了,布贴还是完好的,非常扎实耐用!”

上周,加纳共和国留学生彭娜找到周红,表示要学习阳新布贴。教学时,研究生戴雨杨有时会充当翻译,师生也可以通过翻译软件和操作演示来交流。

“看到新鲜血液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我感到很欣慰。”周红说,非遗不应该是稀有的,新鲜力量加入进来,把传统文化和时尚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非遗作品,就是最好的传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 hbwmwxxbs@vip.163.com